在中国,鲜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所尝之百草必为鲜草无疑。那时候,虽没有被正式的医家所记载,但人们在长期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利用身边周围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作为药物,随采随用,根据经验对一些疾病或创伤进行简单的治疗,这些治疗各种疾病的草根、树皮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为鲜品。


       有记载的鲜药应用的历史开始于秦汉时代。此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代医家都曾应用过鲜药组方治病,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中应用鲜药治疗多种病症已很普遍,东晋葛洪的《肘后方》中也多有使用鲜药的描述,其中采用鲜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为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唐代孙思邈素、明代李时珍、元代朱震亨等都在其中医药专著中记述了应用鲜药的经验。


       鲜药的应用可谓是贯穿中医药学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从清末至民国及至解放初期的一段相当长时期内,不论是在我国南方或北方,都是十分普遍的。而温病学派对于鲜药有别于干品的性味、功能及对某些适应症的特殊疗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尤其是治疗危重温病、内科杂病以及解毒、外治等方面,疗效显著,在中医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鲜药供应、保存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鲜药的应用出现明显的萎缩状况,至80年代后在中医临床基本都是以干代鲜,鲜药在各大中城市基本无求。面对这种状况,许多中医界的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因为很多鲜中药的独特的药理作用是不能被干品所取代的。鲜药的消失将会是我国中医药宝藏中的巨大损失,为此以中国中医研究院谢海洲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积极呼吁、提倡恢复鲜药的临床供应与应用。李建生教授、郝近大教授等专家学者也积极投身于鲜药的研究和探索,1993年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北京鲜动物药研制中心的成立更是为鲜药这颗传统医学的璀璨明珠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近二十年来,鲜药制剂的研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绩。1998年李建生教授研制的现代鲜药"金龙胶囊"、"金水鲜胶囊"先后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并在癌症的临床治疗方面获得了广大医患的认可和信赖,现代鲜药有别于传统鲜药,采用专利技术提取鲜活动植物的有效成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生产,现代鲜药的出现在中国药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加速鲜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0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郝近大教授主持的"生姜、地黄、石斛保鲜技术及其鲜干活性对比研究"课题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鲜地黄制剂的制备方法"获国家技术专利(专利号:ZL 01100238.7),其他在人参、芦根等药材的保鲜技术及提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建生药业与专家们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下,近年来还有几部很有影响的鲜药学术著作问世。如《鲜药的研究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第一版)、《鲜药图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第一版)、《鲜药用动物图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第一版)。这些著作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内现代鲜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些年来,在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积极推动下,已有多种优质的鲜药饮片重新出现在药房,并有多种鲜药产品相继问世,一片片鲜药种植基地悄然而生。鲜药市场已经显露出黎明的曙光.

       诚然,我们不可以忽略的是,这些年来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学者也开始认识到了鲜药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鲜药发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中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医学已经为鲜药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那么,由于现代技术的运用,鲜药将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不畏艰辛、积极探索,定会为鲜药的发展迎来美好的春天。


SERVICE HOTLINE
服务热线:400-061-7560
传真:010-8820494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36号百朗园A2段210室